真实的汪精卫(四)
林思云
第二部分《打倒独裁者蒋介石》
第二部分之二 短暂的汪主席时代
1925年3月12日,国民党总理孙中山逝世。由於孙中山逝世前没有指定自己的接班
人,汪精卫以他在党内的资历和声望,被推举为孙中山之後的第一位国民党领导人。
1925年6月26日,由汪精卫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会上确定了国民党总
理的称呼永远留给孙中山,今後国民党采用集体领导的委员会制。会议还决定撤销孙
中山生前的大元帅府行政机构,将国民党的最高行政机关改称国民政府。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卫被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中央军事
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於一身。7月2日,汪精卫在10万广州军民叁加的
国民政府成立庆祝仪式上,庄重宣布:“国民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挥师北伐,统一
中国”。汪精卫的发言得到了在场军民的热烈欢迎,到处响起“拥护汪主席”的口号,
这是汪精卫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日子。
汪精卫的国民政府遵守孙中山“联俄、联共、辅助工农”的三大政策,积极任命了一
批共产党员位居国民政府的要职。比如汪精卫任命共产党员的谭平山为中央党部的组
织部长,毛泽东为宣传部长,林伯渠为秘书长,帮助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使
共产党的势力在国民党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时间汪精卫领导的国民政府似乎一切
顺利,但一个多月後发生的廖仲恺暗杀事件,一下使汪精卫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国民党本来就是一个由各种势力混杂而成的政党,党内分有不少派阀。在孙中山生
前,各个派系畏於孙中山的威望,没有出现激烈的派系斗争。但孙中山殁後,国民党
失去了威振全党的重秤,党内的派系斗争开始表面化和激烈化。当时国民党主要分为
左派和右派两派:左派支持孙中山的联共“三大政策”,其代表人物是廖仲恺,右派
则反对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其代表人物是胡汉民。汪精卫则是中间偏左的立场。
胡汉民也是一直在国民党内地位很高的人物,曾多次在孙中山不在时,代理孙中山的
大元帅职务。孙中山去世後,胡汉民也是很有希望接任国民党领导人位置的候选人。
然而在新成立的国民政府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这使胡汉民非
常不满。原来在东京同盟会时代,胡汉民和汪精卫本是生死之交的密友,胡汉民曾为
营救汪精卫而披心沥血。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权力面前,他们之间的友谊开始
破裂,胡汉民开始支持党内的右派反对汪精卫。这正应验了中国的古话:“可以共患
难,不可以共安乐”,权力对人的腐蚀作用实在太大了。
1925年8月19日,廖仲恺在国民党部大门前,遭5名枪手的枪击身亡。廖仲恺被刺
案惊动了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汪精卫亲自组成了特别委员会,调查廖仲恺被刺案的
凶手。可是汪精卫没有想到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出胡汉民是刺杀廖仲恺的幕後策划
者。汪精卫念及当年他们两人在东京时代的旧情,没有公开处分胡汉民,只是将胡汉
民以国民政府特使的名义派往苏联考察。1925年9月22日胡汉民前往苏联,但汪精
卫这个举动被一些国民党左派批评为有徇情枉法之嫌。
廖仲恺一死,汪精卫就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遭到一批国民党右派的猛烈反
对。由於右派的台柱人物胡汉民被迫离职出国,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政府已无法立足,
於是他们跑到北京另立中央。1925年11月23日,戴季陶、林森等一批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了自称为“国民党
一届四中全会”,这就是所谓的“西山会议”,与会者也被称为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
以反对联俄联共、反对汪精卫“左倾”为主要议题,通过了一系列反对联俄联共的决
议案,并罗列汪精卫“为共产党护符”的九大罪状,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半年,以观
後效。
虽然右派的反汪气焰十分嚣张,但由於最为重要的军权仍掌握在左派手里,所以西山
会议并没有形成很大气候。1926年4月1日,广州国民党中央召开了“国民党第二
次全国代表大会”,汪精卫在会上重申坚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三大政策,汪精卫说:
“西山会议派打出反对联俄联共的旗帜,就是打出反对孙中山先生的旗帜,所以成为
总理的叛徒,革命的蟊贼”。
汪精卫的左派立场得到了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高度评价,在汪精卫当政期间,共产党
的确得到汪精卫很多的关照,要不是汪精卫後来当了“汉奸”,共产党很可能要把汪
精卫和张学良并列起来,誉为反蒋英雄。在“国民党二大”上,汪精卫当选执掌最高
权力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此时蒋介石却以“流星般的速度上升”,成为党内仅
次於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
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戴季
陶等人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而蒋介石不但不是中央委员,连候补委员都不是。
但1924年5月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後,一举成为国民党党军:国民革命军的实
际最高领导人。在中国往往是得军队者得天下,蒋介石凭借掌握的军权,在国民党中
的地位飞速上升。当然蒋介石的跃升,在相当程度上也得益於汪精卫的大力提拨和重
用。1925年10月,汪精卫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发布了东征陈炯明的命令,汪精
卫亲自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汪精卫那时还没有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字辈蒋
介石,居然会在一年後成为掌握国民党的实权人物。蒋介石东征陈炯明取得胜利後,
在国民党中名声大振。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中央
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成为国民党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不过蒋介石能够飞速掌握国民党的实权,还与汪精卫过於淡泊权力有关。汪精卫在党
内的资格最老,和孙中山的关系最近,又有敢於自我牺牲的英雄事迹,所以汪在国民
党内的声望首数第一。汪精卫为人诚实、不贪钱财、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汪精卫
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腐败的中国政界,是一种非常清高的
存在,和他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汪精卫在国民党内是类似於“圣人”
的偶像,是大家非常尊敬的革命老英雄。但大家总是对汪精卫敬而远之,在国民党内
从来没有形成过所谓“汪精卫派”,这是为什麽呢?
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精卫品格过於清廉,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
少。在中国善於玩弄权术的人总是以“封官许愿”等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召集网罗自
己的跟随者。汪精卫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由於跟汪精
卫干捞不到什麽好处,所以愿意跟随汪精卫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卫也不会用“结拜
兄弟”等方法来拉拢有权势的人,蒋介石曾两次给汪精卫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结
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卫婉言谢绝。按照西方的标准,汪精卫这样有出色口才
笔才,又有充分政治责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精卫这样
西方型的政治家,却不适合於中国污浊的政治土壤,这也是汪精卫一生的悲剧所在。
对於具有走向权力顶峰野心的蒋介石来说,汪精卫是一个需要排除的障碍。蒋介石刚
开始时是以一个积极拥共的左派形像出现,曾发表声明痛斥西山会议派的反共反汪行
为,得到了汪精卫的信任和重用。但蒋介石成为国民党内仅次於汪精卫的第二号人物
後,就开始向反共的右派靠拢,成为右派的领袖人物。为什麽国民党内会出现强大的
反对“联俄联共”的右派势力呢?这其实与苏联的中国政策有关。
1923年列宁的秘书马林访问孙中山,表示苏联准备在政治和军事上,积极支持孙中
山的国民党。孙中山对苏联也很有好感,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协议。从此苏联向孙
中山提供大量的金钱武器,孙中山靠苏联的支援建立起黄埔军校,创建起一只国民党
自己的军队。但孙中山得到苏联支持的代价也不小,孙中山特聘苏联人鲍罗廷为国民
党的政治顾问,鲍罗廷在国民党中有极大的发言权,国民党的各项政策行动都要征求
苏联代表的同意。孙中山殁後,汪精卫的国民政府决心完成孙中山的遗志,北伐统一
中国。但北伐所需的武器军费,全靠苏联人提供,随着苏联对国民党援助力度的加大,
苏联派遣了大批军事顾问进入国民革命军的各个师团。
但苏联顾问们并不懂尊重中国的礼节和习惯,在国民党军队中以傲慢的太上皇身份出
现,对国民党军队的内部事物指手画脚,引起了很大一部分国民党军人的反感,也使
很多国民党领导人怀疑苏联有在政治军事上控制国民党的野心。蒋介石曾叹息说:
“呜呼,赤化也,共产也,俄人掌握政权也。”接替鲍罗廷的苏联顾问季山嘉到任後,
对中国人更是非常傲慢,特别是季山嘉与国民党军队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私人关系极
差,季山嘉见到蒋介石,不是冷笑就是挖苦,几乎反对蒋介石的每一项计划,这促成
了蒋介石反俄的决心。
更为糟糕的是,季山嘉改变了以前苏联逐步改造国民党的计划,开始公然帮助中国共
产党在国民党中扩充势力,试图让中共从内部颠覆国民党,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政权。
季山嘉向国民军的各个师团派遣共产党员作党代表,当时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中,80%的党代表都由共产党员担任。然而季山嘉的激进赤化行动,遭到了以蒋介石
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强烈反对。1926年3月18日,国民军最精锐的中山舰,在没
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忽然驶入黄埔,中山舰除去炮衣摆出战斗阵势,停靠在黄埔军
校旁,有搞军事政变的嫌疑。尽管到现在为止,中山舰事件的真相仍然不很清楚,但
有不少迹像表明可能是苏联顾问季山嘉策划的。中山舰长李之龙是共产党员,中山舰
的行为又让人联想到俄国十月革命时巡洋舰炮击冬宫的历史画面,所以蒋介石认定共
产党要搞暴动,於是下令包围苏联顾问公馆,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械,将第一军中的
党代表全体免职,并逮捕了中山舰长李之龙。
当时汪精卫是国民政府主席,又是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这麽大的行动事先不
通知汪精卫,显然是以“先斩後奏”的方式和汪精卫对抗。汪精卫对蒋介石无视合法
国民党中央政府而擅自行动的行为非常愤怒,准备召集中央委员处置蒋介石的越权行
为,但大部分中央委员却都替蒋介石说话,赞同蒋介石的排俄排共行动。汪精卫看到
他这个最高领导人已被蒋介石架空,如果他和蒋介石搞直接对抗,势必引起国民党内
部的严重分裂。既然国民党中央的大部分人都赞成蒋介石,为了维护国民党的整体利
益,汪精卫决定以主动辞职的方式,把政权交给蒋介石。
1926年3月22日,汪精卫在临时召开的中央政治会议上说:“我是革命政府和党的
代表,这件事的发生我也有责任,我只责己不责人,一切均由我不能尽职所造成,我
将引咎辞职。此事一切善後工作,均由蒋同志去办。”当时汪精卫之所以轻易把政权
让给蒋介石,是因为当时汪精卫以为蒋介石和他的对抗只是出於政治观点的不同,没
有想到蒋介石上台後会搞个人独裁。汪精卫本是一个淡泊权位的人,本来并没有和蒋
介石争权的野心,但当蒋介石明显在国民党内搞个人独裁後,汪精卫才站出来成为反
蒋的核心人物。
1926年5月11日,汪精卫离开广州前往法国马赛。汪精卫辞职後,广州国民政府於
6月6日推选蒋介石为中央军委主席兼北伐军总司令。後来蒋介石又出任国民党中央
常委主席,独揽党政军大权於一身。蒋介石的排俄排共政策虽然得到了国民党中相当
的支持,但国民党北伐还要依靠苏联的经济军事援助,还没有和苏联摊牌的资本。所
以蒋介石在处理中山舰事件时,提出“对人不对俄”的方针,要求俄国撤回顾问季山
嘉,重新派鲍罗廷任国民政府顾问。苏联接受了国民党的要求撤回了季山嘉,苏联和
国民党的关系一时得到了缓和。
蒋介石上台後,立即开始着手北伐。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占了南昌、武昌,这引
起了北方军阀们的震惊。张作霖、孙传芳、张宗昌等人组织起“安国军”和北伐军对
抗。安国军司令张作霖开始在北京搜捕共产党员,许多共产党员逃入苏联大使馆避
难。由於苏联是北伐军的总後台,张作霖不顾国际法,派军队强行进入苏联大使馆抓
捕共产党人,并搜缴出多份机密文件,包括蒋介石和冯玉祥向苏联借款的契约书以及
苏联向北伐军提供武器的清单表。张作霖从苏联大使馆抓出的中共最大级人物是李大
钊,张作霖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立即判李大钊等二十人死刑,包括李大钊十七岁
的女儿。
北伐军在军事上的进展虽然顺利,但蒋介石的独裁作风却引起了很多国民党人的反
感。尽管中山舰事件发生时,大部分国民党领导人站在蒋介石一边,赞成他排俄排共
的“敢行”。但是蒋介石当权後表现出来的独裁霸道,又让人们回想起作风民主的汪
主席的好处,於是“拥护汪主席,请汪主席回国复职”的呼声四起。1927年2月,孙
科等人组成“迎汪行动委员会”,以国民党临时中央会议的名义,致电汪精卫,敦促
他回国复职。蒋介石後来也挡不住“拥汪”的浪潮,只好也打电报请汪精卫归国复职。
在法国的汪精卫收到了雪片般飞来的请求他回国复职的电报,最後蒋介石也打来电报
说:“如果先生再不回国的话,我就要出国了”。
汪精卫看到这些电报後感叹道:“看来我不回去不行了”。1927年2月下旬,汪精卫离
开法国,乘火车经苏联归国。从此汪精卫开始了他与独裁者蒋介石的斗争。但此时的
蒋介石羽毛已经丰满,汪精卫手里又没有军队,已经无法有效地抗衡蒋介石了。
(待续)
2000年6月27日写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