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林思云


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 族服装。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不少情况下显得比较尴尬。比如1964年发 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族服 装,汉族却穿着中山装。再比如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描绘了中国人口总 数在百万人以上的各民族的图案,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唯独10 元券上面的汉族和1角券上面的满族,却穿着同样的服装。甚至不少中国人有这 样的印象: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象征。

 其实汉族并非自古以来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相反汉族古时的民族服装还是非 常有特色的。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基本定型,这就是宽衣肥袖的汉式 服装。宽大的衣袖是汉式服装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除此之外,肥大 的衣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兼作衣袋,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东西就 不会掉出来,和西装的衣袋相比,汉式服装的衣袖可以放更多的东西。

 古时有个著名的孝子(名字一时想不起来),是个穷书生,到一个财主家做客时, 财主请他吃橘子,他乘人不备就偷了几个橘子藏在衣袖里。可是他临走前向财主 作揖告别时,忘了衣袖里面还有偷藏的橘子,没有用手捏紧袖口,结果一作揖橘 子就滚落出来。旁人都嘲笑他偷橘子,他却面不改色心不跳,振振有词地说:“我 家老母从来还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橘子,我不敢一人独享美味,所以想拿几个回 去让老母尝尝。”旁人听后立即由嘲笑转为肃然起敬,盛赞该书生孝心可嘉,偷橘 子也成为人们孝行的美谈。可惜今人不象古人那样孝顺了,现在如果有人偷了橘 子后以同样的借口解释,不会被人们当作“孝子”来赞叹,而是当作“笑子”来 嘲笑。

 汉族服装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不用衣扣。但由于没有衣扣,所以必须用一根宽腰 带把衣服束住,才不至于敞胸露怀。当时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阶层穿“短衫”, 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现代汉语中仍有“衣裳”一词,但口语中 已把下身穿的改称“裤子”。对于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以及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 的读书人,一般则穿“长衫”,即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袍服。从汉代起袍服被用于 朝服,此后唐、宋、明等各朝代,均沿用衣袖宽肥、不使用衣扣的典型汉族服装 作为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宽衣大袖的服装也成为中原地区汉民族文明的一种象 征。

 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也反映了汉族对生活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 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 琴下棋的悠闲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的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 不便了。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 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 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 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

 宽衣大袖的汉族传统服装到了清代时突然绝迹。这倒不是汉人主动抛弃了自己的 传统服装,而是在屠刀下被迫改饰易服。满族入主中原后,开始推行强制性的剃 发易服运动。汉族男性传统上一直是把头发盘在头顶上梳作一个发髻,用发簪来 固定。杜诗云:“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意思是说每天因为发愁而搔扫抓发 白的头发,以至于头发越来越少到了卡不住发簪的地步。满族人入关后,除了用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方式强迫汉族男性按照满人的习俗剃发梳辫外, 还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衣大袍,强制推行满族的紧身长袍马褂。至此延续 了两千多年汉族的宽衣大袍传统服饰从此灭绝,汉族成了没有自己传统服装的民 族。

 满人统治中原后,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少数的满人被多数的汉人同化。满人原 本试图通过强迫汉人穿着满人服饰方法来同化汉人,但最后还是被汉人同化了。 这主要是满人倒置了本末,只看表面,不重内容,只强迫汉人效仿满人服饰穿戴, 却没有强迫汉人讲满语写满文。虽然说要求汉人改讲满语改写满文,要比改穿满 服困难得多,但只要方法得当,也并非一件难事。康熙乾隆大帝虽然精明过人, 可是和洋人相比,还是逊色了一大节,没有想出用“考托福”那样的方法来掀起 汉人的学满语热潮。

 如果清朝满帝也举办“满语托福”考试,规定满语托福达到600分以上者才可以 做官,那么用不了几十年汉人书生们的满语一定一个赛一个的流利,私塾也要开 设“从小学满语”的特别课程,满足望子成龙家长们的需要。如果清帝再搞个立 法,规定效忠满人十年以上的汉人可以申请加入“满籍”(设定一个人数限制则效 果更佳),那么当时申请入满籍的汉人估计绝不会比今天申请加入美籍的汉人更 少,满籍汉人吃香的程度恐怕还要超过今天的美籍华人。因为美籍华人不过是在 美国当个平民,而满籍汉人却可以当官作爷。假如当时清朝满帝们的头脑再精明 一些,使出“满语托福”和“满族入籍”的招数,恐怕汉族早就同化为满族了, 汉字也早就成为被人遗忘的化石文字,不至于再让今天的有志之士们为改造方块 字而呕心沥血了。

 不管怎么说,清朝满人成功地消灭了汉族服饰。等到辛亥革命汉人复辟后,汉人 们开始为自己的服饰大伤脑筋:沿用满人的长袍马褂吧,汉人们不愿意;全民改 穿西装吧,又有些不伦不类;复辟清朝以前的汉族传统服饰吧,已无人知道200 多年前的汉式服装是什么式样。所以最后汉人不得不为自己重新设计一种服装, 来摆脱没有民族服装的窘境。新的民族服装采用什么式样?思想先锋的革命党人 和一般民众的想法并不相同。

 革命党人思想西化,所以在服装问题上也考虑采用西洋式的服装式样。辛亥革命 时的革命党人多为留学日本的留日生,那时日本大学的学生一般都穿学生服,据 说孙中山本人为了躲避清廷侦探的耳目,在日本时也常穿学生服化装为学生模样, 因此革命党人对日本大学的学生服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根据 日本大学的学生服为原本,稍微改动了一下式样,就为大汉族制定了新的民族服 装:中山装(有心者看一下鲁迅等人留学日本时的学生服照片,就可以明白中山 装与学生服的相似程度)。中山装得到了革命党人的一片喝采,但普通民众的反映 却是冷水一坛。当时中山装除了革命党人外,并没有在民间掀起一场中山装热。 袁世凯北洋政府中的武官穿军装,文官穿西装,也没有采纳中山装作为正式官服。 不过袁世凯当皇帝时,根据汉式传统服装设计了宽衣大袖的皇帝服和大臣服,但 这些服装也和袁世凯的皇帝梦一样一现即逝。

 普通民众的思想远比革命党人保守,在服装改革问题上也没有走激进的道路,而 是选择了渐进的改良主义。民间服装设计师结合传统满服和外来西服的特点,设 计出了多种款式的新式服装,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旗袍”。本来旗袍是指旗人(不 论男女)穿的袍服,但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旗袍,是指192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式 女装。这种新式女装是在旧满式女旗袍的基础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 为紧身合体,并加大了服装外露程度,充分显露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美。新式旗袍 最早在上海的女学生中开始流行,一时间穿新式旗袍成为新时代新女性的象征。 到1930、1940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期,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

 革命党人提倡的中山装太为西化,没有什么东方的特点,外国人也没有把中山装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来理解。而旗袍则东方风味浓厚,得到了世界的承 认,博得一个洋名“CHINA DRESS”,旗袍所用的小布扣也被称为“CHINA BUTTON”。 但大多数洋人并不知道所谓“CHINA DRESS”和“CHINA BUTTON”,与占中国人口 90%以上的主体民族汉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血缘联系。

 虽然中山装是一种脱离民众的长官钦定民族服装,并没有得到广大汉人的认可, 没有在中国流行起来。可是共产党上台后,情况为之大变。思想更为西化的共产 党人开始半强制地推行中山装,各种款式的服装纷纷消失,中山装(亦称人民服) 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人的标准服装。还有一些不明底细的外国人称中山装为毛服, 因为中山装是毛泽东时代流行起来的服装。这次服装改革虽然没有采用“留发不 留头”的暴力方式,但强制的气氛也相当浓厚。毛泽东时代西装代表资本主义, 旗袍代表封建主义,谁敢冒被批斗之险穿西装或旗袍?尽管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喜 欢中山装,但在强权的压力之下,中国人还是顺从地改穿了中山装。从中国历次 的服饰大变更也可以看出,汉族是一个容易向强暴低头的民族。

 毛泽东时代过去后,服装也得到解禁。虽然旗袍等1930、1940年代的流行服装没 有起死回生,但西式男女装开始流行,以前半强制穿上的中山装又重新被送入服 装博物馆。1950年代穿中山装代表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1990年代穿中山装却变 成了思想守旧的老顽固象征,就连当年穿中山装闹革命的老干部们,也多半换穿 了西装。现在中国除了一些特别偏僻的地方,已很少看到中山装的踪迹,也再见 不到专门生产中山装的服装工厂了。看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中国汉人设计的民 族服装中山装,始终没有得到广大汉人的认可。虽然说洋人把旗袍称为“CHINA DRESS”,但汉人们都明白旗袍不是汉人的传统服装,所以到现在为止汉人还是没 有摆脱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窘境。

 尽管传统的汉式服装在中国绝迹,却在东邻日本生根开花。日本在推古朝代,汉 族服饰就逐步进入日本,奈良朝代向中国大量派遣“遣唐使”后,日本更是积极 引进唐朝汉式服饰,日本民间也大举流行所谓“唐风”服装,日本今天的“和服”, 就是在唐朝汉式服饰基础上形成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日本的“和服”倒 更应该称为“汉式服装”,因为和服的历史比汉式服装晚得多,而且和服是汉式服 装的仿制品或翻版,完全继承传统汉装宽衣大袖,不用衣扣的主要特征。女式和 服采用宽大的腰带束住衣服,腰带要在背后打个结,打结的花样多种多样,有的 看上去像个小包袱,以至于有人认为日本女人在和服后面背个小包。日本人对和 服有特殊的钟爱,虽然一般日本人平时都穿西式洋服,但在节日庆典活动时,很 多日本人还是要穿和服。如果有人看过1993年日本皇太子成婚时的身穿和服“御 照”,就可以缅怀一下中国古代汉族王朝宽衣大袖官服的感觉。

 但现在汉人已无法讨还自己发明创造的汉式服装的发明权,世界上已把和服看成 是日本的民族服装,洋人也按照日文发音把“和服”成为“KIMONO”。真正汉人发 明创造的宽衣大袖服装被称为“和服”,而和汉人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旗袍倒被称 为“CHINA DRESS”,这也是历史对汉人的捉弄吧。

 不仅外国人不知道“和服”是“汉服”的翻版,一般日本人也不知道,以为和服 是日本人独创的民族服装。有一次我和一个日本人谈起和服是仿照古代中国服装 的式样,那位老兄把脑袋摇的象榔鼓一样说:“不对,不对,你们中国古代的服装 用衣扣,CHINA BUTTON,还有衣领,和服不用衣扣,也没有衣领,和服和你们中 国的古代服装完全是两回事”。一般日本人心目中的古代中国人形象都是长袍马 褂、梳个长辫子的满清人打扮,不知道中国人这身打扮是外族的刀口下强行穿上 身的。

 现在世界各国都以穿西装为主,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都穿基于西式洋服的各种款式 服装,但在节日庆典活动时,各民族的人都要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中国汉人即 使在春节这样的纯粹汉人节日时,也找不出合适的民族服装,只好用穿新衣服的 方式来滥竽充数。尽管汉人总是自豪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可是一个有5000年 历史的民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亦是让人难于置信。不过好在汉人的自慰精 神旺强,很少有汉人为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感到难过或羞愧:“没有就没有吧, 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又怎么样?”

2001年3月7日写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