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转变



林思云


 1950年代中共建国之初,作为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并无自己独立的对外 政策。而且当时日本新败,国力疲惫,中共对日本的外交也没有特别的兴趣。 1960年代中苏交恶,毛泽东开始打出“反帝反修”的孤立外交政策。但这种光 荣的孤立外交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北京开始反省,寻求开 辟对外经济联系来摆脱国内经济困境。就在这时,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新 兴的经济强国。196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注重对日外交,主要是通过民间渠道加 强对日的经济联系。当时中共频繁邀请日本左派人士访中,频频向日本示好,毛 泽东的著名“感谢日本侵略”,也是对日示好外交的高潮。

 1972年的中日建交谈判颇为顺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共放弃了对日的战争赔 款要求。中日建交后中国向日本赠送一对大熊猫,引起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好感, 成为日本关心中国的第一次热潮。现在不少人批评中共当时不该放弃战争赔款, 不过中共放弃战争赔款有其明智之处。一来二战时的所谓“四强”:美国苏联英 国中国,美苏英都放弃了对日战争赔款要求,如中国一味索要,显然有失大国身 份;二来台湾的国府早已代表中国放弃了对日战争赔款,中共再索要的话,在国 际法问题上也会十分被动。

 另外中国从放弃对日战争赔款中也得到了相当的实惠。日本对中国政府长期提供 巨额的低息借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到现在为止,日本一直是 西方国家中对中国进行有偿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这里不能不说有日本对中国放 弃战争赔款的感谢因素。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前期的一段时间里,中共的对 日政策一直是友好优先,比较淡化中国被日本侵略的历史问题,中日间也没有出 过大的外交波折。1985年,中曾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应。 此后,中曾根没有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他给出不再参拜靖国神社的解释是:“考 虑到中国方面的反应……”,这不仅让人感觉到是中国政府外交的一个胜利,也 让中国人感到较有面子。

 198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东欧爆发共产主义信仰的意识形态危机,东欧苏联的 共产党政权相继倒台,这使中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感。一个政党总要有 一个意识形态,失去了共产主义教义,中共靠什么思想和精神团结人民呢?于是 爱国主义就成为取代共产主义团结人民的新意识形态。在中共代表大会上,体现 共产主义精神的国际歌也被民族主义的国歌所取代。

 要搞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树立一个靶子或一个反面教员,以便让爱国志士的爱 国情绪有一个发泄的地方。以前中共与美国、苏联这样的大国搞对抗,为此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为此中共接受了以前的教训,不再树立美国、苏联这样的政治军 事大国为爱国主义攻击的靶子。日本二战后经济上虽然有所作为,但政治上一直 是一个二流国家,树日本为爱国情绪发泄的靶子,似乎不会付出很大代价。更重 要的是日本有侵略过中国的历史,很容易唤起民众对日本的仇恨,所以日本是进 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最合适反面教员人选。

 1980年代后期以来,北京不断揪出日本的历史侵略问题,试图以此来对中国百 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慰安妇、东史郎事件等,都加深 中国百姓对日本的敌意或反感。可是中共发起的这场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并没有 收到预想的结果。当时中共以为中国人会把“爱国”推广理解为“爱政府”,更 进一步就可以引导为“爱党”。可是不少中国人并没有简单地把“爱国”理解为 “爱党”,反过来却利用“爱国”来进行“反党”。这是为什么呢?

 原来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独特的爱国方程式:寸步不让对外强硬的抗争派,不惜一 切代价对外斗争的主战派,就是爱国的最高典范。根据这个方程式的图解,岳飞、 文天祥等人被俸为爱国的偶像。相反主张对外和平友好、妥协退让的秦桧、李鸿 章等人,都被图解为十恶不赦的卖国贼。当前中共的对外政策是低姿态外交,妥 协退让的时候很多,根据中国传统的爱国方程式,中共的这些行为都可以轻易地 解释为卖国行经,经常被反共人士利用中共自己搭起来的爱国大炮来炮打他们自 己。

 在西方人眼中,对外强硬和对外妥协,并不直接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并不认为对 外强硬特别值得赞扬。比如主张军事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强硬布什总统,并没有被 美国人赞扬为特别爱国;而主张和平妥协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前总统卡特,也没有 被美国人批评为卖国贼。但中国的文化中,除了强硬抗争之外,不存在妥协退让 的空间。

 尽管中国一直赞美强硬抗争的爱国主义,可是从历史上看,这样的爱国主义自宋 代以来从来没有给中国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我们赞美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 等人,又何曾给中国赢得什么实利?相反那些被斥为卖国贼的家伙们,倒是在挽 救中国方面有过不少作为。如果没有秦桧的和平工作,南宋小朝廷坚持与金国死 打硬拼的话,恐怕江南的半壁江山早就亡于金国了;没有李鸿章对西方列强割地 赔款,大中华很可能早就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试想当时中国第一打不过洋人,第二又不肯割地赔款认输,剩下的岂不是只有亡 国一条路了?本来南宋对金国称臣,满清对列强割地赔款,都是丢卒保车的顾全 大局之策。可是中国的爱国者总不理解丢卒保车的战略思想。

 再继续深究一下中国历史上爱国英雄的功劳,不难有以下的发现:明亡于清,是 因为崇祯帝后期朝廷中被岳飞式的主战派所垄断,不顾国内农民造反频发的不利 形势,硬是不与清国停战讲和。如果崇祯帝朝廷中有几位秦桧式的主和派当权, 明未必会如此简单地亡于清。同样清庭在慈禧后期也被主战派所垄断,不顾任何 后果地对各国列强宣战,不仅引来八国联军的军事入侵,而且使人们失去对清庭 立宪自强的信心,成为清朝亡国的直接导火索。

 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也不是死打硬拼爱国者的功劳。抗战8年,真 正的大战其实只打了1937和1938年2年,以后重庆和延安都是避战不出,保存 实力,才挨到日本战败的一天。如果抗战期间重庆和延安主动出击,试图发起赶 走侵略者的反击大战,中国恐怕早就亡国了。中共在总结经验时常说:“【左】 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右】造成的危害大得多。如果把爱国比喻为“左”,把卖 国比喻为“右”,也不难得出爱国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卖国造成的危害大得多的 经验教训。

 再转回到中共对日外交政策的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人权问题上向中 共发难,唯独日本政府从不在人权问题上为难中国,而且还表现出对北京的理解。 天安门事件后,日本是唯一没有对中国政府进行制裁的西方国家。在1990年代 中期以前,日本政府从未对北京表现出敌意,可是中共却把和自己示好的“邻人” 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发泄的反面教员来开刀。

 在1990年代初开始的反日大合唱中,有人甚至找出早已过时的春秋战国时代“远 交近攻”理论,提出一厢情愿的“联美抑日”设想。不久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一声 炸弹,炸飞了“远交近攻”理论;海南岛军机的相撞,撞醒了“联美抑日”的美 梦。北京终于明白,真正有搞垮中共政权企图的国家是美国,日本本来并没有这 个企图,可是中共的反日宣传和举动,已经开始把日本推上与美国共同反中的伙 伴。

 日本政府1985年因为中共反对而停止靖国神社参拜,1989年天安门事件未对北京 进行制裁,1995年日本村山首相访中时又对侵华战争作了明确的道歉,这些使 一些人误以为日本政府软弱怕中国,低估了日本会正面反击的可能性。1998年 江泽民访日时提出要求日本书面道歉的要求,也是因为中共的对日政策智囊团作 出了过于乐观的预测,以为日本政府不敢拒绝中国的要求,况且日本已经向韩国 书面道歉,也没有理由不向中国书面道歉。

 然而事实证明中共对日政策智囊团的预测是完全错误的。日本小渊首相不仅拒绝 了江泽民代表中共政府提出的道歉要求,而且还拿出对华借款作为反威胁,使江 泽民的访日十分被动难堪。如果中共政府事先预测到日本不会道歉的话,也就不 会提出道歉的要求。否则中方贸然提出道歉要求而被日方拒绝,中方又没有什么 反击报复的手段,那么要求日本道歉岂不是自找难堪。果然从此以后中国政府再 没有向日本提起书面道歉的要求,使日本感到这是一个外交的胜利。

 根据万物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的普遍定理,中国的反日大合唱,必然也会引起日 本的反中大合唱。不管是根据日本的民意调查数据,还是我们这些在日华人的亲 身体验,都会发现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程度在日益下降。以前日本舆论界是对中 国友好为主流,现在反中却成为舆论界的主流。去年的日本沈阳领事馆事件本来 不是一件大事,却被日本媒体反复播放炒作,大大加深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反感。 一位日本报社记者曾私下对我说:他们编辑部在是否应该高强度报道沈阳领事馆 事件的问题上有过意见分歧,但最后还是顺应了舆论界的反中主流。

 由于日本政府是一个不得不顺从民意的政府,日本民众的反中情绪势必影响到日 本政府的对华政策。自从小渊首相首开对中强硬外交以后,日本政府对中外交转 变为以强硬基调为主轴。以前日本政府尽量不作给北京找麻烦之事,此后也开始 在李登辉访日等问题上,向北京作出警告性的报复,试图让北京明白反日将会付 出什么代价。小泉首相上台后,又进一步做出参拜靖国神社的让北京为难之举。

 本来日本民间对参拜靖国神社赞成的意见居多,这也是导致1985年中曾根首相 参拜靖国神社的背景。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掀起反日浪潮,日本政府以“影响中国 人的对日感情”为理由不参拜靖国神社,的确对日本民众有一定说服力。但现在 这样的解释已经不行了,中国人的对日反感仇视已经升级,即使不参拜靖国神社 也不会改变中国人的反日情绪,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呢?

 小泉首相开创了每年参拜靖国神社的先例,也给后人作出了榜样,赢得了民心。 即使小泉下台,他的后任首相如果停止参拜靖国神社的话,就要挨骂了。所以今 后日本政府无视中韩政府的反对,把参拜靖国神社经常化惯例化,已经非常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来小泉首相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也是北京掀起以反日为中 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出的苦果。每次北京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如果只是发 一个不痛不痒的抗议,自然给人们一个对日过于软弱的感觉,成为反共人士批评 中共卖国的绝好证据。中共点起的反日之火最后烧到了自己身上,也是始料未及 之事。

 中国反日宣传继续搞下去的最后结果,很可能就是石原慎太郎等极端反中派的上 台,在军事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外交上支持台湾独立,经济上限制中国商品进 入日本市场,中国又能得到什么好处?现在日本已是中国最重要海外市场之一, 每年中国向日本出口大量服装、日用品、蔬菜等,对日出口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 饭碗。如果中国进行抵制日货的经济报复,自己并得不到什么好处,除了两败俱 伤以外不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那么中国搞反日宣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 如果说1980年代末期北京搞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主要出于东欧苏联共产党政权 纷纷倒台的危机感,那么现在北京已经没有这样的危机感了。现在中共的治国思 想是务实拜金主义,即所谓“发展是硬道理”,大家不再谈什么共产主义理想, 也不谈什么爱国不爱国。赚钱发财至上,提高物质生活优先,已成为中国当代 意识形态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再搞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不仅不能提高中共的 威信,相反很可能导致自打嘴巴的结果。中共开始反省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得失。

 中共十六大以后,显示出在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方面后退的动作。最近中学历史教 学大纲有关岳飞、文天祥等人“民族英雄”地位的评述,就是一个明显的迹象。 同时中共也开始考虑使日本脱离爱国主义反面教员的地位,中共的对日外交政策 正在转变,中共在悄悄修补中日关系,亡羊补牢。以前日本政界常说“不要刺激 中国”,现在北京也注意到“不要刺激日本”的必要性,新拍电影《南京大屠杀》 停演可能就是一个避免刺激日本的措施。最近人民日报记者马立诚发表的《对日 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一文,更是一个明显的与日本修好信号。

 当然在中国已经掀起的反日情绪绝不会简单地消失,同样在日本引发的反中情绪 也不会轻易地平息,中日两国关系要退回到1980年代以前的水平,已非易事。

2003年1月16日写于日本